健康成就更多可能专家答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专家答疑

肾脏疾病常见的8种检查,各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发布时间:2020-05-09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300 次

肾脏疾病常见的8种检查,各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谁都不想得病,谁都不想得肾脏病,因为它是轻易不得,且非常难缠的疾病,往往起病隐匿,病程中不易发现,直到出现明显症状时才知道,而且慢性的肾脏疾病的治疗也是缠缠绵绵,反反复复,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寿命提高,环境恶化,作为解毒排毒的两大器官之一也有着史无前例的重担。

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判断我们的肾脏有无问题呢?犹如汽车发动机保养一样,什么检查指标才是真实可靠的呢?我来跟大家捋一下。

1. 蛋白尿:

大多数肾小球疾病伴有明显蛋白尿。

虽然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或蛋白/肌酐(PCR) 比较常用,但通常也需要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PCR,要注意的是:检测PCR的尿液样本至少来源于24小时尿液的50%,以确保可以较准确反映24小时尿蛋白。

肾病综合征监测血清白蛋白也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间接评估了尿蛋白情况。

2. 血尿:

血尿与肾小球疾病有很大的相关,确定红细胞管型可能为IgAN等肾脏病提供线索。

血尿定性,常规尿液试纸即可区分是否存在微量血尿,但血尿定量检测存在较大缺陷,如尿液留取和检查之间的时间、尿液浓度、尿液沉渣的提取方法、尿液pH值以及检测者的专业技术水平。

但血尿消失与疾病完全缓解有关,这对评估疾病如IgAN和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否活动很重要。

3.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

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是一项用于检查排尿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

β2-微球蛋白是分子量为11800的小分子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肿瘤细胞合成β2-微球蛋白的能力也很强。

进入血循环的β2-微球蛋白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约99.9%被近曲小管重吸收,仅0.1%由终尿排出体外,当体内β2-微球蛋白合成增多或肾脏排泄减少时可引起血β2-微球蛋白增加,所以β2-微球蛋白是评价肾脏功能的灵敏指标,同时也是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指标。

4.尿NAG酶:

NAG酶是一种分子量为130kD的溶酶体酶,不能被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含量特别丰富,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5. 血尿素,血肌酐,血尿酸:

也作为反映肾功能情况的指标,通常在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6. 肾脏彩超和肾血管彩超:

可以判断有无先天畸形,肾囊肿,肾结石及肾动脉狭窄等情况,对于肾脏疾病,只有在中后期彩超才能出现异常,比如回声增强,光点增多,肾实质变薄等。

7. GFR:

双肾ECT仍然是各个医院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常用检查手段,但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和技术缺陷,有可能低估肾功能。

目前预估GFR公式使用较为广泛,预估GFR(eGFR)公式是一个简便的粗略估计的方法。

8. 最复杂最可靠又最不愿意的检查,三最之王:肾活检。

几乎没人愿意时不时活检一下看看肾脏是否健康,但肾活检仍是评估肾小球疾病的基础。

肾活检组织也是评估疾病组织学活动和慢性程度以及识别特殊病变的关键:如间质性肾炎、急性肾损伤和新月体,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肾脏疾病的管理。同时也是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文章来源:腾讯健康 健康医学科普

分享到:0 用手机看
#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微信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