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就更多可能医学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学新闻

春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关注天气,关注季节变化

发布时间:2022-03-24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724 次

春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关注天气,关注季节变化

春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

关注天气,关注季节变化,对于心脑血管不好的人来说,也非常重要。

1、气温变化,心梗、脑梗迎来高峰

每当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急性心梗、冠心病、脑梗塞、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发生率都会迎来一个高峰。

每年的4月份左右,也就是晚春的时候往往会有冷空气的突然降临,这种气温的不恒定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气温一降,很多人会发生脑中风,甚至只因为洗了个澡”,“洗澡时气温相对偏热,洗完了血管又是收缩的,家里暖气已经停了,自然环境还是以阴盛为主,偏冷,就会出现急性的突发的心脑血管事件”。

2、南方阴雨连绵,造成血压波动

南方与北方不同,春季常常阴雨连绵,由于很多老年人血管内有大量脂类沉积和硬化斑块,使得管腔狭窄导致血液流通受阻,再加上连续阴雨,很多人都放弃了外出活动,长期在家,难免心情会压抑低落,易诱发高血压。

3、感冒腹泻,也可造成血压波动

因为气候转暖,人们户外活动显著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心肌耗氧量增加,遭受风寒侵袭和细菌感染机会增多,也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些疾病又从而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冬春季节交替,尤其是血管条件差、动脉硬化情况相对严重的老年人,一个小感冒或腹泻就可能引发脑梗,因为感冒会使血液高凝,腹泻也会使血液浓缩,引起血压波动,容易发生危险。

对于脑梗,大家要记住两个120

1)120,是脑梗的识别。

看1张脸,因为90%以上脑梗的病人会出现口角歪斜、脸不对称的情况;

看2只胳膊,两只胳臂向前平举,如果5秒钟内有一侧无力下垂,就可能是中风征兆;

0(聆)听语言,听不清别人说话,或自己无法完整清晰地说话,也是中风症状之一。

2)120,就是脑梗发作后,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一旦错过了抢救时间,脑组织就会因缺血而发生坏死,这是不可逆的,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

春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做好这8点

1、稳定血压。

遵医嘱规范用药,勿随意更换调整用药。

2、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3、清淡饮食。

多吃蔬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蛋、鱼,少吃动物内脏,忌烟酒,吃饭七成饱。

4、保持大便畅通。

用力排便,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均升高,可导致血管破裂。

5、防寒保暖,户外活动不宜晨起过早,勿过度运动。

6、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保证足够睡眠。

7、晨起不要急于下床,要缓缓起身。

8、早起饮温开水500毫升,一日三餐外多饮水,有助于使血液稀释,避免血栓形成。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联系删除,仅用于信息交流。


分享到:0 用手机看
#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微信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