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就更多可能医学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学新闻

有一种甲状腺结节,不仅可以吃海鲜,竟然还能多吃?

发布时间:2022-06-17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3191 次

有一种甲状腺结节,不仅可以吃海鲜,竟然还能多吃?

每个被“甲状腺结节”吓到严格忌口的人,都该看看……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没有明显症状,平时生活中很容易被忽视。


(甲状腺结节示意)

当结节小于1cm的话,即便是体检触诊也容易漏诊。

但随着B超的普及,几毫米大小的结节都会被发现,使得甲状腺结节已经成为很常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被查出了“甲状腺结节”。

很多人一看到“结节”俩字,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是不是离“肿瘤”“癌症”就不远了?顿时着急忙慌地要去治疗。

其实大可不必。

甲状腺结节会转成癌吗?

答案是:基本上不会。

据统计,普通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发现率是19%-67%。这其中有95%左右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它们要么缓慢生长,要么停滞不前,这类良性结节如果没有出现任何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梗阻等),是不需要进行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的,只需要做到定期复查就行。

什么情况要重视?

如果报告中关于甲状腺结节出现了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那就需要重视了:


另外,复查发现结节在短期内(半年到一年)体积增大超过50%,医生一般会建议立刻进行穿刺活检确认性质,以便进行下一步治疗。

即便检查结果是恶性,也不必惊慌,甲状腺癌是“相对善良”的癌症,最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7%以上。

得了甲状腺结节,还能吃海鲜吗?

很多人甲状腺结节患者认为:既然甲状腺出问题了那就要严格忌口,不能吃海鲜了。

其实,这也是错误的认知。

海鲜与甲状腺的关系,本质是碘摄入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碘摄入的多少直接影响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当碘摄入不足时可能会导致甲减、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就是出现了我们常说的“大脖子病”;而当碘摄入过量时,则可能诱发甲亢。


(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示意/图源网络,侵删)

也就是说,甲亢、甲减和碘摄入有关,而目前并没有证据说明碘与甲状腺结节间存在必然关系。

所以甲状腺结节患者到底该怎么吃,关键还是要看除结节以外的甲状腺功能。

这里就牵涉到一个专业术语:促甲状腺素(TSH),TSH是诊断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最重要的指标,需要进行抽血化验。


结节+TSH功能正常:“正常碘”,海鲜、海带、碘盐都可以正常吃。

结节+“甲减”:“适量碘”,可以吃加碘盐,少吃含碘量非常高的食物。

结节+“甲亢”:“忌碘”,尽量控制不吃。

具体不同食物含碘量多少,大家可以参照下表:


(常见含碘食物一览/来源:《你是你吃出来的》)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海产品含碘量是有所区别的,不能一竿子打死。

海带、紫菜、裙带菜属于高碘食物,但就我们内陆地区的饮食习惯来讲,也不是每天都吃,即便是吃,也一定会先用水泡一泡,这样也会流失许多碘;

贝类、虾皮、虾米含碘量相对少一些;

而小黄鱼、带鱼含碘较低,含碘量甚至低于蛋类。

这样吃起来是不是心理负担小多了?

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得了甲状腺结节虽然无需过于紧张,但这也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告,提醒我们要在生活方式上纠偏。

最重要的是戒烟戒酒,早睡早起,合理饮食,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健康规律地生活,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就好啦!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联系删除,仅用于信息交流。

分享到:0 用手机看
#

拍下二维码,信息随身看

试试用微信扫一扫,
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