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二次感染来了,会更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3-05-19作者: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2625 次
在五一假期过后,各地都出现了疫情的“反复”,不论是自我报告,在网上晒抗原的人,还是门诊医生的反馈来看,近期出现新冠阳性的人,的确是越来越多了。
近日钟南山院士指出,全国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比例高达85%,约有11亿到12亿人属于既往感染。但我们大多数人离上次的新冠浪潮过去已经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了,大多数人感染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也越来越弱了,这种情况下,再接触到新冠病毒,出现二次感染的几率也会更大。
病毒变异因素的影响,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预测,目前我国国内的流行变异株已经改变,XBB系列变体已经成为了主要的优势毒株,相比第一轮引起大范围感染的BA.5,BF.7等奥密克戎变体,XBB系列变体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性,这也增加了出现二次感染的风险几率。
有很多朋友问,出现了新冠二次感染,会更严重还是症状更轻微。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虽然体内的抗体水平可能下降了,但由于既往感染产生的免疫记忆仍然存在,再加上前期或加强接种疫苗带来的叠加免疫力,对于身体健康,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迅速的响应,做的已经不是“无准备之战”,所以通常二次感染的症状并不会比初次感染更严重,出现重症的风险几率也会更低,也不必过分担心。
实际上,有很多朋友出现咽痛,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过程中,也并没有进行检测,逐渐恢复自愈了,这种不知道是不是“阳了”就过去了的情况,也是很普遍的。但并不是所有人,二次感染都会症状更轻,有一些身体免疫力较弱,有相关基础疾病或用药障碍的人群,如果反复感染新冠病毒,每一次感染都有可能是一次“重大考验”,这些危重症高风险人群,就是应该格外注意风险的人群,一方面要尽量做好防护,减少重复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如果一旦出现感染,也应该关注危重症风险,及时合理的做好抗病毒治疗,减少重症的发生风险。
哪些人是发生新冠重复感染危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呢?
老年人
老年人群新冠感染出现重症的风险最高。超过81%的新冠肺炎死亡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6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是18-29岁人群死亡人数的97倍。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有很多疾病和疾病的治疗,药物使用,都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这部分人都是新冠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实体肿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治疗阶段的人群;
与新冠肺炎疫苗反应不佳相关的血液恶性肿瘤,无论目前的治疗状态如何(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
接受固体器官移植或胰岛移植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2年内)
中度或重度原发性免疫缺陷(例如,常见可变免疫缺陷疾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DiGeorge综合征、Wiskott-Aldrich综合征)
晚期或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毒和CD4细胞计数低于200/mm3的人,没有免疫重建的艾滋病定义疾病史,或有症状的艾滋病毒的临床表现)
使用高剂量皮质类固醇(即服用2周或更长时间,每天20毫克或更多强的松或当量)、烷基化剂、抗代谢物、移植相关免疫抑制药物、被归类为严重免疫抑制的癌症化疗药物、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滞剂和其他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的生物制剂进行积极治疗
慢性肺部疾病
患有慢性肺病会使你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且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慢性肺部疾病可能包括:
哮喘,如果是中度到重度
支气管扩张(肺气道增厚)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影响新生儿的慢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
肺组织受损或疤痕,称为间质性肺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栓塞(肺部血凝块)
肺动脉高压(肺部高血压)
慢性肾病
患有任何阶段的慢性肾病都会让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肾功能进入衰竭期,需要定期接受透析的患者,则更应该注意风险,重度肾功能下降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用药方面受限也更多,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点。
慢性肝病
慢性肝病患者同样也是新冠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慢性肝病可能包括与酒精相关的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硬化(或肝脏疤痕)等。有这些疾病问题的肝病患者,同样也会影响用药的选择,更应注意风险。
心脑血管病患者
患有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和可能的高血压(高血压)等心脏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出血等),也都是新冠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其他相关疾病问题
如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原发性的免疫系统缺陷疾病,镰状细胞病和地中海贫血,结核病等,都是新冠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其他健康风险因素人群
吸烟人群,肥胖和超重人群,心理健康有问题(如抑郁症,情绪障碍等),缺乏锻炼的人群,妊娠期女性等,也都应该注意感染新冠后发生重症的风险。
上述谈到的这8类人群,并不说是感染新冠就一定会出现重症,但如果出现重复感染,比起普通的健康人来说,就要更注意可能出现的重症风险,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高热不退,持续的胸部疼痛或胸闷,意识混乱,无法醒来或保持情绪,皮肤苍白,嘴唇发绀等缺氧或重症感染相关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救治,切莫延误。
当然还有一点更重要的,那就是防患于未然,在目前的情况下,上述高风险人群,在进入人口密集场所时,还是应该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并保持勤洗手,好好洗手的健康习惯,并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清洁,尽量的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疑问,请与联系删除,仅用于信息交流。
- 下一篇:现在防控高血压,却要“控盐”?